今天是:
简体
繁体
移动办公
手机站
无障碍
搜索热词:
政务
景色
美丽
首页
信息公开
资讯中心
政务服务
电子地图
醉美神农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
ggb-14_C/2018-0119001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发布机关
改革办
发文日期
2018-01-19
标 题
推动妇联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文 号
主 题 词
推动妇联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时间:2018-01-19
点击:
次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以党建带妇建为统领,以增强群团组织“三性”、破除“四化”为重点,从优化工作机制、健全基层组织、创新工作品牌入手,把妇联改革融入到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工作大局中,把妇联改革成果落实到基层最广泛的妇女群众之中,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生命线落到实处,推动党的妇女事业创新发展。这是敦化市妇联改革创新给我们的启示。
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一是改进领导机构设置,打破身份限制壁垒。敦化市妇联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从机关、企业、文教卫生和基层一线选配1名挂职副主席和4名兼职副主席,形成“专+兼+挂”妇联干部队伍多元化格局;增强妇联执委的广泛性、代表性,提升执委、常委中各行各业优秀妇女比例,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敦化市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作用的意见》,有效提升了执委履职能力。二是扶持女性社会组织,广纳贤才各尽所长。他们积极培育孵化妇女“自组织”,先后建立延边爱心妈妈协会敦化支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农村女能人联谊会、巾帼返乡创业联盟、乐姐联盟等女性社会组织,在民政局注册成立市家庭教育协会和吉林巧姐手工协会,广泛吸纳女性人才,延伸妇联工作臂膀;加强妇联组织与社会组织的联络联合,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妇联组织的同时,在广场舞协会、旗袍协会、志愿服务团体等社会组织建立“妇女之家”,推动妇联组织纵向覆盖到妇女生活的最小单元。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践行"4+1"工作法。他们深入社区、村屯、企业、学校联系服务妇女儿童,开展妇联干部4+1工作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2017年3月开展4+1工作法以来,市妇联全体机关干部每人经常性联系3名妇女群众、1个社区和1个女性社会组织,累计在基层服务400余天,与400余人次的基层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面对面交流,搜集信息、问题及建议百余条,解决率95%以上。省妇联对敦化市4+1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作为省妇联改革实例推荐到中国妇女报,并刊登在7月13号头版头条。四是拓展服务空间阵地,建立网上妇女之家。利用QQ、微信、全国“妇联通”,构筑2+10+347网上妇女之家新媒体矩阵,组建由“妇联工作者+执委+志愿者+媒体人”组成的1140人的网宣员、网评员队伍,以“巾帼心向党·喜迎十九大/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策划推出了符合时代要求、贴近群众生活、振奋妇女精神、注重社会效应的线上系列活动,有效扩大了妇联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活动覆盖面。
以改革推动组织创新,推进行政村“会改联”。一是强组织,夯实妇联组织根基。敦化市成立了全市“会改联”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经全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市第四次深改会通过,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下发了“会改联”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表、流程图;组织召开全市妇联系统改革动员大会和“会改联”工作现场观摩会,印发“会改联”材料汇编,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作为全省区域面积最大、全州行政村数量最多的县级市,全市303个行政村按时完成“会改联”工作,并做到了执行要求不走样、规定环节不减少、实施过程无偏差。二是扩队伍,壮大基层工作力量。注重吸纳女能人、女性社会组织带头人、巾帼志愿者、“最美家庭”“美丽庭院”代表等有热情、有能力、有经验的妇女力量充实到执委队伍中,全市303个行政村选举产生妇联主席303名、副主席910名、执委4545人,妇联主席进村“两委”率100%,切实增强妇联组织的广泛性、群众性,基层妇联工作力量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形成了“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生动局面。三是重服务,发挥基层阵地作用。村妇联1正3副15执委的配置,打破了以往村妇联组织“一块牌子一间房,一张桌子一个人”的尴尬局面,实现了优秀女性群体“群策群力”,新改建的妇联组织在抗洪抢险、精准脱贫、创城攻坚、创业创新、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岗位有人、人能做事、事能做好的良好局面。
以改革激发组织活力,推进社区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一是上下联动,确保工作进度不拖延。社区“两委”换届启动后,敦化市妇联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协调市委组织部安排部署全市社区妇联改革任务,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同步推进社区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工作的补充通知》,成立了市、街道、社区三级工作指导小组,为19个社区开展基层妇联改革提供组织支撑,确保社区妇联改革按时顺利推进。二是规范程序,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以班子架构科学化设置、执委会自身建设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完善社区妇女代表大会及执委会选举办法。敦化市19个社区全部按照规定人数、规定步骤、规定配比召开社区妇女代表大会,整个程序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了让基层妇联干部政治上有名分、组织内有身份、工作上有责任。三是选优配强,确保组织建设后劲足。敦化市选举产生的19名社区妇联主席均由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妇女担任并全部进入社区“两委”班子;57名兼职副主席主要选自社区“两委”成员、女性社会组织和巾帼志愿者中的优秀女性;285名新任执委由社区内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女骨干、女能人、女带头人、妇女群众典型构成,通过改革完善了社区妇联组织架构,增强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后劲。
文章转载于求是网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8-01/19/c_1122284104.htm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闻日历
专题专栏
<
>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外交部
发改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国防科工委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社部
国土资源部
住建部
工信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环保部
民航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食品药品监督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管局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台办
新闻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局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海洋局
测绘局
文物局
中医药局
国家外汇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档案局
国务院扶贫办
中国文明网
国务院部门网站
湖北省人民政府
武汉市
黄石市
襄阳市
荆州市
宜昌市
黄冈市
鄂州市
十堰市
孝感市
荆门市
咸宁市
随州市
恩施州
仙桃市
天门市
潜江市
省市州政府网站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日报
中国青年报
新闻媒体网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企业网站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政策解读
招标信息
财政税收
人事任免
企业办事
个人办事
神农架旅游
电子地图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政策解读
招标信息
财政税收
人事任免
企业办事
个人办事
神农架旅游
电子地图
推动妇联工作改革创新发展
时间:2018-01-19
点击:
次
以党建带妇建为统领,以增强群团组织“三性”、破除“四化”为重点,从优化工作机制、健全基层组织、创新工作品牌入手,把妇联改革融入到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工作大局中,把妇联改革成果落实到基层最广泛的妇女群众之中,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生命线落到实处,推动党的妇女事业创新发展。这是敦化市妇联改革创新给我们的启示。
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一是改进领导机构设置,打破身份限制壁垒。敦化市妇联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从机关、企业、文教卫生和基层一线选配1名挂职副主席和4名兼职副主席,形成“专+兼+挂”妇联干部队伍多元化格局;增强妇联执委的广泛性、代表性,提升执委、常委中各行各业优秀妇女比例,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敦化市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作用的意见》,有效提升了执委履职能力。二是扶持女性社会组织,广纳贤才各尽所长。他们积极培育孵化妇女“自组织”,先后建立延边爱心妈妈协会敦化支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农村女能人联谊会、巾帼返乡创业联盟、乐姐联盟等女性社会组织,在民政局注册成立市家庭教育协会和吉林巧姐手工协会,广泛吸纳女性人才,延伸妇联工作臂膀;加强妇联组织与社会组织的联络联合,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妇联组织的同时,在广场舞协会、旗袍协会、志愿服务团体等社会组织建立“妇女之家”,推动妇联组织纵向覆盖到妇女生活的最小单元。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践行"4+1"工作法。他们深入社区、村屯、企业、学校联系服务妇女儿童,开展妇联干部4+1工作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2017年3月开展4+1工作法以来,市妇联全体机关干部每人经常性联系3名妇女群众、1个社区和1个女性社会组织,累计在基层服务400余天,与400余人次的基层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面对面交流,搜集信息、问题及建议百余条,解决率95%以上。省妇联对敦化市4+1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作为省妇联改革实例推荐到中国妇女报,并刊登在7月13号头版头条。四是拓展服务空间阵地,建立网上妇女之家。利用QQ、微信、全国“妇联通”,构筑2+10+347网上妇女之家新媒体矩阵,组建由“妇联工作者+执委+志愿者+媒体人”组成的1140人的网宣员、网评员队伍,以“巾帼心向党·喜迎十九大/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策划推出了符合时代要求、贴近群众生活、振奋妇女精神、注重社会效应的线上系列活动,有效扩大了妇联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活动覆盖面。
以改革推动组织创新,推进行政村“会改联”。一是强组织,夯实妇联组织根基。敦化市成立了全市“会改联”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经全市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市第四次深改会通过,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下发了“会改联”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表、流程图;组织召开全市妇联系统改革动员大会和“会改联”工作现场观摩会,印发“会改联”材料汇编,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作为全省区域面积最大、全州行政村数量最多的县级市,全市303个行政村按时完成“会改联”工作,并做到了执行要求不走样、规定环节不减少、实施过程无偏差。二是扩队伍,壮大基层工作力量。注重吸纳女能人、女性社会组织带头人、巾帼志愿者、“最美家庭”“美丽庭院”代表等有热情、有能力、有经验的妇女力量充实到执委队伍中,全市303个行政村选举产生妇联主席303名、副主席910名、执委4545人,妇联主席进村“两委”率100%,切实增强妇联组织的广泛性、群众性,基层妇联工作力量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形成了“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生动局面。三是重服务,发挥基层阵地作用。村妇联1正3副15执委的配置,打破了以往村妇联组织“一块牌子一间房,一张桌子一个人”的尴尬局面,实现了优秀女性群体“群策群力”,新改建的妇联组织在抗洪抢险、精准脱贫、创城攻坚、创业创新、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岗位有人、人能做事、事能做好的良好局面。
以改革激发组织活力,推进社区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一是上下联动,确保工作进度不拖延。社区“两委”换届启动后,敦化市妇联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协调市委组织部安排部署全市社区妇联改革任务,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同步推进社区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工作的补充通知》,成立了市、街道、社区三级工作指导小组,为19个社区开展基层妇联改革提供组织支撑,确保社区妇联改革按时顺利推进。二是规范程序,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以班子架构科学化设置、执委会自身建设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完善社区妇女代表大会及执委会选举办法。敦化市19个社区全部按照规定人数、规定步骤、规定配比召开社区妇女代表大会,整个程序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了让基层妇联干部政治上有名分、组织内有身份、工作上有责任。三是选优配强,确保组织建设后劲足。敦化市选举产生的19名社区妇联主席均由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妇女担任并全部进入社区“两委”班子;57名兼职副主席主要选自社区“两委”成员、女性社会组织和巾帼志愿者中的优秀女性;285名新任执委由社区内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女骨干、女能人、女带头人、妇女群众典型构成,通过改革完善了社区妇联组织架构,增强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后劲。
文章转载于求是网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8-01/19/c_1122284104.htm
返回
神农架人民政府主办 神农架信息化办公室承办
版权所有:神农架人民政府
网站申明:鄂ICP备15001782号 鄂公网安备42901499001